今天李海博客在逛卢松松博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名词“价格锚点”,于是上网查了查“价格锚点”的意思,这会做点学习笔记。
首先来科普一下:“价格锚点”是什么意思?
价格锚点是指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,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,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,也称为锚定效应。
那么是哪两个原则呢?李海博客给大家总结一下:
第一、避免极端。就是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,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,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。
第二、权衡对比。当消费者无从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,他会去选择一些他认为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,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。
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,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。价格锚点的逻辑,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。
在消费者眼里,商品的价值是“相对存在的”,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,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,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。价格锚点既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。价格锚点即是商品价格的对比标杆。营销中,企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,或者利用对比和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,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。
下面来举一个“价格锚点”的运用案例:
例如:在奢侈品行业中,有很多“锚点商品”——其中一些价格高得离谱、令人咋舌的商品,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充当“锚点”,操纵消费者的心理。当然,“锚点商品”本身也供出售,但有没有人买它,其实并不重要,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与其他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形成对比,在消费者的心中挠痒痒——“好吧,十几万的限量款皮包太过于昂贵,但一件1000出头的T恤总该不算过分吧?”
消费者大都会避免购买最贵的或最便宜、质量最好或最差的商品,而是会选择相对稳妥的中间路线——这种策略在电子商务中同样适用。倘若你想卖出某商品,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让鞋子的介绍如何充满诱惑,而是在商品展露的同时,告诉消费者另一双高价的鞋子。
好了,关于“价格锚点”是什么意思?“价格锚点”的运用案例就介绍到这里,以上内容来自网络,并不代表李海博客观点。
发表评论